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1 19:06:39

    然而,“狼”最怕的不是猎人,而是自己内心的仇恨。他知道,这仇恨足以撕裂一切,包括自己。所以,他也总是在恐惧末日,恐惧受苦(失去了宗教的麻醉,痛苦也回归了本相)。因为,他相信,没有了救赎安慰的受苦(痛苦),会让仇恨疯狂地增殖。恐惧受苦,这是原罪说的另一个文化恶果(哈姆雷特王子也害怕死后继续受苦,而不敢立即反抗)。显然,羔羊也好,狼也好,都应该重新审视受苦的意义,而不是继续坐井观天,画地为牢。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1 19:33:01

几句题外话:关于契约精神




    在西方,由于执着于利益(“眷恋”),又恐惧受苦(“仇恨”),而且,在现实中,一个人既无法独占利益(一是力量有限,二是必须与人合作),又无法避免受苦,故而,唯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合作前定好契约,把利益和责任(受苦)都分配妥当。然后,按契约进行合作,付出辛劳,获得利益。这叫做“公平”、斤斤计较的公平。这在西方还叫做“契约精神”。它实际是以动物性做骨、做魂,以人性(合作)为辅(即合作是不得已的选择,能独占利益就绝不选合作)的产物,没那么高大上。比起君子协定来,有云泥之别。君子是不怕吃亏的。中国人讲的是人心,而且“日久见人心”。能吃亏,能不计较得失,是人品高尚的表现。这叫做人性,而不是动物性。


    当然,在现代社会,人际流动性极高,君子之风已不易展现,其影响力受到诸多限制。但这绝不是以所谓“契约精神”贬低君子之风的理由。那样做,是典型的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以动物性驱逐人性,是倒退,是耻辱。这一点,尤其在今天中国人的婚姻中影响极大。


    现在人结婚,由于有一定的财产元素掺入,婚前财产无疑成为许多婚姻成色的试金石:好的婚姻关系、爱情关系,就会少掉许多的斤斤计较,勾心斗角;而一般的婚姻关系、爱情关系,则必然少不了财产上的防备与算计,功利而现实,令爱情与婚姻的纯洁性蒙羞。这无疑也是一些人讨厌结婚的一个道德因素。为了结婚,为了那点算计,把人性降低到动物性的水平,这既是对人的伤害,也是对婚姻的伤害。


    婚姻是复杂的,金钱和财产问题尤其复杂,用人性的智慧解决复杂的问题,本来就是婚姻对人的考验之一,无论解决的好坏,重要的是不能把标准搞错了,把动物性拔高成人性,把人性贬低得不如动物性,损失的就不只是金钱和日子,而是做人的根本了。
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1 20:19:03

    继续说说受苦的意义。


   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,受苦(痛苦)若非运气不好、倒霉,便是“前世作孽”,要“还债”,还了就好。反正,受苦不是与人生绑定的东西。所以,中国民间相信两件事:时来运转和积德行善(积分不仅可以抵债,还可以兑换“奖品”呢)。总之,受苦远不是最严重的事,最严重的是“获罪于天(无所祷也)”,或者“自作孽,不可活”。总之是“行为犯”,而不是“存在犯”(即“原罪”)。对于中国人,存在不但不是罪,还是一种幸运:孩子降生只需祝福,不须洗礼(洗去罪孽),刚降生的孩子,何罪之有?
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1 20:21:47

    当然,关于受苦(痛苦),最重要的是——痛苦,还有一个别名叫“人性磨刀石”,所谓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。“人上人”应该是人性超过了动物性的人,是君子,是大人。中国人还说:“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。”“不自在”,当然是要吃苦的。而自在则是动物性的追求。西方人喜欢的是自由,也包括自在,因为,他们恐惧受苦。所以,……,不用多说了吧?看看他们“不怕病毒爱自由”的样子,还要说什么呢?


    说到“磨刀”,就会想到“磨炼”。“磨炼”有一个正式的名词叫“修行”。修行自然也是要吃苦的。
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2 20:45:15

修行的机制、吃苦的意义、超越的秘密




    让我们先看一个超越的实例。


   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的最后,作者写道: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。”这里就充分体现出“超越”得以实现的秘密来。


    前面,无论是“忧民”还是“忧其君”,都是传统的儒家君臣伦理和爱民思想,导致一个人失去了高兴的可能,作者不由得要发问:"然则何时而乐耶?"(啥时候才能快乐呢?)这就是陷入困境、无法摆脱了。原因就是传统思想、伦理的狭隘所致。如何跳出困境呢?当然要超越传统思想和伦理。传统规定,一个臣子,必须以君主的意志为意志,以君主的需要为需要,这叫“忠”。然而,当一个人完全依附于另一个人,他的喜怒哀乐哪里还能由得自己呢?那他关心啥时候能快乐,也就没有意义了,只能问君王啥时候愿意让臣子快乐。这是任何一个人想要的吗?尤其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想要的吗?回答当然是“不”了。


    所以,必须跳出旧有的逻辑,展开新的逻辑。新的逻辑是:依照“我”的本心,“我”是想为实现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奉献自己的,所以,我必然要依从天下的意志和需要,而不是哪一个人的意志和需要(哪怕这人是君王)。原先,依从旧有逻辑,我作为一个依附者,根本就失去了掌控自己喜怒哀乐的根据,自然只有忧,没有乐。现在,依从天下的意志和需要,我是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我认为最重要、最有意义的方向、目标和手段,我行动的每一刻都是我想要的,我自然随时随地都是快乐和满意的,我又忧什么、又担心什么不快乐呢?所以,我要说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这才是《岳阳楼记》这句传诵千古的经典名句的秘密所在。


    这里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超越性,就在于跳出理性框架,直面真相和底层逻辑,创造性地、有针对性地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按照既有的思想理论去思考,这正是理性惯走的道路。而一个人在理性的框架内,只能按部就班、亦步亦趋。当一个人直面真相后,则能高屋建瓴、直指核心,以所有需要的手段彻底解决问题,而不再被既有的框架所掣肘。


    这种超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长期沉浸打磨的成就,也就是修行之功。


    怎么叫个修行?


    修行——了解现有已知的全部问题和掌握现有的全部方法、手段,然后,探索已知、未知的所有问题,和各个问题的所有方面,找准靶心,为超越问题准备好完备、充分的条件,用庄子的话说:“莫若以明。”毫无疑问,这样的过程是要吃足苦头的。那么吃苦的意义何在?


    吃苦——帮助人深刻认识问题、深刻认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,发现新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;深刻地认识自己,改造自己(如孟子所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),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扫清障碍。同时,在解决问题时,也能做到真切、务实。


    那么,什么是超越?


    超越—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跳,以及在“一跳”之后,艰难地开拓和跋涉,切实创造新维度、新世界。没有艰苦的实践,“一跳”就只是未经证实的灵机一动,没有多少说服力。


    那么,上面这一切的关键是什么?是要有吃苦的前提。范仲淹为什么甘于“先忧后乐”?因为,他发现了吃苦的意义,乐于吃苦,且不觉其苦。那么,吃苦的前提是什么?


    吃苦的前提——就是价值发现,感到行动有意义。这意味着,一个人,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努力,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(例如,部队在战前做战前动员,就是向战士讲清作战的意义、方向和目标)。对此,主席有一句十分豪迈的诗句说得非常明白: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“志”即方向,“换新天”即目标。
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2 20:54:18

    如今的家长在教育孩子、推动孩子前进时,一定也要协助孩子做到他自己的价值发现,找到行动的意义所在。这是最关键的,是教育的前提,也是让孩子愿意吃苦的前提。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3 21:53:24

    与价值发现相对的,是价值膜拜——人云亦云、盲从跟风、不知所以然。这是现在许多人的通病:炫富(还“凡尔赛”)、攀比、打卡、粉丝(甚至“饭圈”)、被动内卷(比如“鸡娃”)。


    多说一句。“鸡”,指“鸡跑”。“鸡跑”似乎出自飞车党、古惑仔之类玩的“看谁先眨眼”游戏,也叫“懦夫游戏”,是莽汉比勇斗狠的把戏。例如:在日本电视剧《龙樱》第四集中就有飞车党玩“鸡跑”游戏的情节:码头飞车驰骋,直向大海,谁先踩刹车谁就输(不踩呢,自然很容易连车带人一起掉海里)。因此,这一集的主题句就是“忍耐,直到碰壁。”“鸡娃”就相当于推着自家孩子去同别家孩子玩“鸡跑”游戏,谁先“刹车”谁输。如今网上流传的把“鸡”解释成“打鸡血”的说法,纯粹是故意模糊“鸡娃”本质上的冷血、鲁莽、不理性色彩,多少是不希望家长觉察“鸡娃”的残忍性 ,反以为是某种励志的做法,属于刻意欺瞒。


    价值膜拜,就是跪着。跪着,何谈价值发现?所以,家长们一定要站起来,自己先成长,学会主动发现自己生活的新意义,这样的身教本身就会对孩子有启迪,让孩子有自己的价值发现,发现生活和学习的新意义,会产生自发的内在前进动力。


    价值发现——是超越的前提,也是价值预想、一个朦胧的、关于某种超越的新框架,可能极其朦胧,却是种子、星星之火。任何人、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这种子、星火,哪怕是婴幼儿。例如,一个幼儿刚学会叫“叔叔”,发现这样叫人,会让人高兴,并对自己回应以愉悦的交流。于是,他发现了影响他人的一种新手段、新招数,并随时计划用这种手段引发愉悦。在这里,幼儿新发现的是称呼的价值(他对这事的理解当然还是极其肤浅的),他的计划却是清晰的,方向是指向其他成人,目标是引发愉悦的回应,手段就是叫人。类似的例子,诸如(肯定是虚构的)“小爱迪生孵鸡蛋”、“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”,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事物的新价值是被当事人自发觉察到的,并引出了探索或实践的具体计划,且真正投入其中。这就比由外部灌输某些功利的动机的效果强上百倍、千倍。正如一句俗话说的:千金难买“我愿意”。


    孩子成长中,随时都会产生这样的发现的“种子”、“星火”,家长只要随时随地给以合适的助力、推动,就可能令种子长出壮苗、乃至长成大树,令星星之火变成火堆,甚至燎原。日积月累,牛蛙自成,哪里还要“鸡娃”呢!怕就怕,家长没有做好担当这样引领者的眼光和能力。所以家长自身的成长殊为关键。
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3 22:09:03

    价值发现有浅层的,也有深层的。浅的,可能就是“三分钟热度”。但只要有一分热,就让它发一分光;深的,可能就是孩子的天赋所在。当然,深也由浅开始。所以,不能忽视任何浅的“热度”,说不定,其中就埋藏“金矿”。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3 23:40:09

    价值发现之后就是价值的实现,这是肯定要付出努力和辛苦的,自然就要吃苦。吃苦,才是检验价值发现的真正成色的时候:“三分钟热度”多半就会在辛苦面前退散了。故此,家长自己有没有吃苦的毅力,以及是否注意对孩子从小培养吃苦的习惯,极为关键。这方面的培养同样可以借用价值发现(发现吃苦的价值)的方法来进行,娇生惯养、溺爱放任是肯定不行的(这样错养才是“输在起跑线上”)。

老农 发表于 2021-6-13 23:43:41

    吃苦也有不同的方式。在“黄风怪”故事开始时,八戒为向师父、师兄表明取经的决心,说自己是“恨苦修行”,也可以说是一次“灵魂”表白了——吃苦,对八戒这样的,心里当然是带着恨的:恨仇敌、恨命运、恨领导、恨家人、恨战友、恨自己,总之恨一切、恨世界,也恨修行本身。这“恨”当然是动物性的必然;“苦”是“磨刀石”;“修行”就是磨练。这场修行最终将对动物性有所改造,但肯定不够。因为,“恨苦”,动物性还很重,还在较着劲,咬着牙死撑,完全谈不上什么乐观主义精神,是“苦行僧”的风格,走了“为吃苦而吃苦”的自虐式道路,迷失了吃苦的本意。孟子说的很清楚:吃苦是为了“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”,是改造心性,提升本领,而不是扭曲本性,逞能吃苦。吃苦是手段,是培养刻苦的习惯,最终是为了成就价值,成就大道(“心性修持大道生”),吃苦本身不是目的。所以,价值发现才是前提。


    但是,价值发现对于动物性尚重的个体,还不是一件随便可以达成的事情,尤其是对那些重要的价值——动物性本身就一直在误导心灵、遮蔽价值,就是所谓的“处处有妖魔”,取经路上才有“九九八十一难”。旧的时代,向人们的心灵灌输了许许多多错误的价值观念,时刻在助长动物性,在误导、阻碍人性的成长、修行的进步。《西游记》的“尸魔”系列就是针对这类错误观念而创作的纠错指南,相信看过咱们之前的相关解读的朋友,对此应该都有自己的体会了。而到了“乌鸡国”,吴承恩要实现的,就是让人回到“本性圆明”的状态,能从最基本的层次上,觉察价值观的正误,在大方向上,能识别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大多数错误的观念,避免受骗上当(可以初步自保,但还不足以救治社会)。


页: 3 4 5 6 7 8 9 10 11 12 [13] 14 15 16 17 18 19
查看完整版本: 取经为啥靠走的